人物專題

【專訪】「無影無蹤」翁煌德:不想被標籤為影評人

專訪動機:

這系列影評人專訪是始於我對「影評人」這個身份的疑問,因此決定透過訪問的形式,來為自己、同時也為大家解惑關於影評人的工作内容、寫作過程、其中的苦與樂等等。此系列專訪預計是每月一篇,希望影迷們能從中了解他們在創作、職涯上的經驗分享,進而學習與思考這些問題。


本月專訪人物:翁煌德

相信各位影迷都有追蹤「無影無蹤」這個臉書粉絲專頁吧?影評人翁煌德因一顆愛電影的心而成立的粉絲專頁,在多年的努力耕耘下,粉絲數量已近9萬人。目前他除了擔任台灣影評人協會常務理事,還是梅花鹿影展、光孚影展的策展人。今天就帶大家來一同深入了解他開始成立「無影無蹤」的契機、成名過程與未來目標。

無影無蹤 臉書粉絲專頁

Q:因為什麼契機開始經營「無影無蹤」粉絲團呢?

我在經營粉專前有一個痞客邦部落格,我會PO一些影評創作在上面,但後來想說我在臉書上還蠻活躍的,如果成立一個粉專會不會很有趣。我覺得臉書和部落格比較不一樣,部落格比較像是存放文章,但臉書比較即時性、像是個新聞台媒體。我自己本身對新聞界很有興趣,小時候的夢想是當新聞主播,高中也參加過新聞相關的營隊,原本目標是世新大學新聞系。所以我想說如果成立粉絲專頁,不只是影評,還可以分享許多我覺得有趣的電影資訊。成立之前,很多人都勸我不要成立粉專,因為可能還是會被演算法牽著走,加上已經有許多成功的相關專頁,不被看好。但是我會想做是因為我有這個熱枕,我也沒有管說有沒有人看,就算沒人看,我也要做。

Q:粉絲專頁取名為「無影無蹤」的原因

其實無影無蹤的意思是沒有電影就沒有我的蹤跡,我是某一天突然想到的,詢問其他人意見後,他們都覺得很中二,叫我不要用這個名字,但我後來還是用了。我覺得蠻有趣的是,如果你google無影無蹤,你會先看到那個成語字典,然後就會是我的粉專,我覺得還算蠻響亮的名字。

google「無影無蹤」的結果頁截圖

Q:過去在痞客邦是否有除了影評以外的創作?

我其實也和你在做一樣的事,我也在做訪談。因為我很想當記者嘛,那時候有個契機是我有個高中社團的朋友叫鄭雅之,她拍了一部短片叫《悄悄》。那時候我很少接觸台灣的學生短片,因緣際會下看了她的作品,發現這部作品也入圍了一些影展,想幫她做一個訪談,於是我就約她出來,找了《悄悄》女主角葳薾森,她後來改名為許安植,在《馗降:粽邪2》中飾演女主角「魏佳敏」。那時候他們還不太有名,我就做了這個專訪。對我來說這個經歷算是累積自己的作品,也可以讓大家看到不只主流的電影有人專訪,也有人在關注學生短片,所以我陸續有做了幾篇,也透過臉書粉專推廣。當時一開始我會想要做一個全方位的作者,我不只想要寫影評,也想要做其他系列的作品。而且我經營到現在,我發現影評不見得很多人看,但電影的資訊很多人看。但我覺得沒關係,我就多方面經營,從影評到電影資訊都做。

Q:「無影無蹤」最特別的是會發佈電影名人的訃聞,這部分是因為什麼契機開始的呢?

做訃聞這件事,大家都覺得很好奇。但我一開始沒有想以做訃聞為主。當我看外文網站時,我發現一個現象:美國人非常重視訃聞這個文化,即便你不有名,只是一個老百姓,但你過世時,家人還是會寫個訃聞投到當地的報紙上面,然後說他的人生經歷過什麼,這個東西就變成一個史料,也許2、300年後再回顧,就會發現當時的人經歷了什麼,甚至還可以找到祖先的資料。沒有人會忌諱,覺得寫訃聞是冒犯的事情,而且尤其是名人過世的話,他們會找作者去統整他的一生,有點蓋棺論定地說他一生的遭遇、評斷他的工作。我覺得在台灣除非是超有名的人,否則你過世的話,最多是聊聊幾句,不會有人太深入地去探究你的人生。訃聞其實算是個文體,它會用很故事性的方式來描寫,所以你會覺得像在讀故事書一樣。後來我就思考為什麼台灣沒有人在寫這個東西,於是決定先從翻譯開始。因為有時候台灣影人過世,我查資料都只會看到比較生硬的資訊或八卦,但是在歐美的話,這部分的資料很齊全。所以我就想說如果有些影人過世,我對他是有認識、看過他的作品,但不太了解他的人生的話,我就去搜尋不同媒體寫他的訃聞,然後把有趣的重點節錄並翻譯成中文。寫到現在,我覺得也是種練習,可以慢慢觀察其他人是怎麼寫人這件事情。但後來引起了一些批評,有些人會認為寫訃聞就是在消費死者。我也曾被業界的影評人這樣批評,而且不止一個。我覺得這可能是因為華人文化有「人死為大」的傳統,就是說人死了就不要去談論他,但我覺得這個想法是很過時的。在歐美來說,這是沒什麼的,甚至有專業的訃聞作者。所以我也算是透過我的粉專把這個文化帶到台灣來,後來我也發現蠻多粉絲很喜歡看我寫這個,有時候有影人過世我沒有發文,就會有人不時來私訊我,要我趕快寫,好像我沒有寫,這個人就還活著一樣,後來這也變成了我粉絲的特殊趣味,大家都偏好來我這邊看這個資訊。對我來說,這也是粉專的特色,因為其他粉專比較少在做這個。「我的書籤」裡現在都會有美國幾個主要媒體的訃聞頁面,紐約時報有一個頁面會列出來最近誰過世了。

(安琪拉:而且看這些資訊的同時也認識了更多電影工作者)

對,而且很有趣的是,我去翻查他們的資料時可以學到一些電影史早期的知識,對我來說,我每寫一篇,我也學到了很多。有人覺得成立粉專是在輸出,但我其實也在吸收,吸收之後再輸出。我把這些知識建構起來後,未來如果有人搜尋這個人,那可能就會找到我的文章。但是我覺得臉書也是一個不太好的平台,因為關鍵字搜尋會找不到,所以我現在也成立了部落格,想要把文章慢慢轉移到那邊,但非常困難。因為我的文章數量已經累積了太多。

無影無蹤的部落格

Q: 還記得第一篇寫的影評嗎?

第一篇寫的影評是高中時寫的,那時候寫了《總統的理髮師》,是宋康昊演的轉型正義作品。我那時候對這部片很有興趣,因為我一直以來都很喜歡歷史,很喜歡透過電影來看文化和歷史,也可以透過蒐集資料的過程來認識這些國家為什麼會重視這些議題。所以我看了《總統的理髮師》後就在當時的平台寫了這篇影評。那時候沒有影評的概念,就只覺得在寫心得,但是後來我拿去校刊社投稿有被刊出,覺得很高興有被看見。當時也有受到鼓勵說身為一個高中生,能寫到這個程度是很好的,要繼續加油。回頭看覺得已經有一點點影評的雛形,在大家的鼓勵下,那篇的點閱率還蠻高的,我就覺得好像可以和大家多多分享我的想法。但同時又覺得看的電影不夠多,該怎麼讓自己寫得好呢?所以我就立下一個目標,我要看完一千部電影才可以成立部落格。我的人生一直都是循序漸進的,我會幫自己訂目標。國中時除了對新聞有興趣,也想當導演,所以就定下一年要看一百部電影的目標,高中三年都有達成這個目標,而且是越看越多,到後來看電影就變成我最大的樂趣。我也強迫自己在寫一篇影評時,要先去看10-20篇別人的影評,看別人怎麼寫,再透過別人的觀點看電影,看到後來,也發現自己看到別人沒有的觀點,覺得自己準備好了,大學才成立部落格。當然現在回頭看會覺得自己當時的文章不夠成熟,但這都是一種練習。

《總統的理髮師》電影海報

Q:哪些電影作品/導演對你造成了影響?

我覺得現在比較會有寫影評的衝動,以前如果看了一部電影,我寫下自己的想法,並沒有覺得自己如果不寫會怎麼樣,但現在漸漸有心境上的轉換。現在會覺得如果我不介紹它會很可惜,很大原因是因為開始接觸國片、短片後,發現它有自己的特色,需要被人看見,所以我會想介紹它們。如果說啟發我比較認真投入在寫影評這方面,我覺得是短片,因為這一塊比較少人注意。還有一種可能是,去年我看了《哭悲》,它很特別的是沒有辦媒體的首映會、特映會,是工作人員場有人邀請我去看,我看完之後覺得非常震撼,但我一查發現大家事前都很瞧不起這部片,覺得它應該是很爛的片,不值一提。所以我那時候就有個衝動說,要讓大家知道不一樣的觀點。我最近看完《Gucci》,當然也有我自己的觀點,我也不認同一些評論,但我沒有衝動想幫它說點什麼,可能也是因為有距離,加上本身是台灣人嘛,看到一些台灣的短片創作者很辛苦也很優秀,但片子在影展跑一跑後就無人問津,這不是一件遺憾的事嗎?

《哭悲》電影海報

Q:有哪篇令你印象深刻的影評嗎?他們給了你什麼啟發?

我其實現在看完電影,還是會去翻一位美國影評人羅傑伊伯特(Roger Ebert)寫的文章。雖然我比較晚才接觸到他,但後來讀到他的東西,我會覺得很受啟發。我可以分享他寫的《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影評,這部電影是在講切·格瓦拉與好友格拉納多踏上遊歷南美洲的摩托車之旅,切·格瓦拉後來投入古巴革命,變成游擊隊的領袖,後來成為一個精神象徵,許多人崇拜他,把他視為左派的代表人物。看完電影當下其實覺得很感動,但某些時刻也覺得導演好像在神化他,因為我是歷史控,我會思考:「歷史真的是這樣嗎?這個人物真的如此完美嗎?」後來我讀了羅傑伊伯特的影評,他給了我一個很重要的啟發。他不諱言的說了這部片確實有很多優點,但也跳脫出來評論者的立場,提出是否有過度神化這個人物的嫌疑,某種立場上突顯了他的地位,但卻忽略他發動的革命與理念,其實也讓古巴變成了一個獨裁的國家。所以說我們看到的其實都是表象,電影如何渲染他、神化他,但卻忽略了這個人物實際造成的破壞等等。我覺得羅傑伊伯特很酷,居然跳脫出來去評斷這件事情,我覺得這件事情很重要,有時候我們看一些歐美電影,因為文化的落差所以忽略了,但這些事情很重要。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電影海報

我舉一個最新的例子,最近看了《金牌特務:金士曼起源》,導演把拉斯普丁、列寧等等人物隸屬在同一個恐怖組織,目的是為了顛覆歐洲各國政權。這很陰謀論,一聽就知道是很唬爛的事情,看好玩就算了,但是你會發現很有趣的事情是,導演做了一個價值判斷,有點後見之明嘛,他把這些普遍被認為是負面人物的角色全歸類在恐怖組織,說他們其實是要顛覆人類歷史。我覺得很奇怪,很多時候這些民族主義會發動也是因為不公不義才會建立起來,你可以批評它,但把他們都劃分到恐怖組織也很怪。最可怕的是,後來發現這個恐怖組織的領袖是一個蘇格蘭人,這個蘇格蘭人說英國人統治我們700年,所以才要號召各國領袖加入團體,推翻英國。如果大家有看一些新聞就會知道蘇格蘭近幾年有獨立的傾向,未來幾年可能會有蘇格蘭公投。《金牌特務:金士曼起源》是一部很英國的製作,所以在這個過程中,編劇、導演本身有一個政治判斷,他是反對蘇格蘭獨立的,於是他就把蘇格蘭人當作一個恐怖組織的領袖,然後把歷史上所有錯誤的事情全都推給他。我舉個例子,就很像是中國今天拍了一部電影,然後恐怖組織的領袖是蔡英文、達賴喇嘛等等,然後大家開會,中國隊長把他們都擊敗。當我們看《金牌特務:金士曼起源》的時候會覺得很好看,是一部很商業的電影,但它是不是本身有一些政治意識的誤導,或是有一些電影之外的野心?我覺得自己一直都很努力要看到這個層面,羅傑伊伯特給我很大的啟發是,看電影不只是文本或影像,而是我們要去思考這部電影是在什麼背景被創作出來的。因為我是歷史控嘛,我很喜歡費里尼,我會去查他在拍這部電影的時候,義大利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在這個環境背景下,這部電影會成立、會被允許。對我來說,我很少看完電影就寫心得,我都還是會去查資料、研究背景,大概有一個概念後才會下筆。所以我會覺得,羅傑伊伯特的《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影評讓我更確定自己的理念。寫《金牌特務:金士曼起源》不只是可以看動作場面,我們也可以看導演為什麼會這樣做,本身是不是有政治意識,我覺得有很多觀點可以去解讀電影,不只是影像本身而已。

《金牌特務:金士曼起源》電影海報

Q:面對批評或酸民時,會怎麼應對?

如果說批評是很情緒化的,我也不知道他所說的「爛」是指什麼,也許我就會回說:「謝謝指教。」但如果是有很理性地討論,不認同我的論點,我通常會很花時間、認真回覆他們。很多人說很佩服我,因為我都會去回每個人,但有時候也可以從這些留言中學習到東西。經營社群最重要的就是互動,這個事情也是我這一、兩年才慢慢感受到,我以前是不回影迷留言的,我是以冷漠出名的粉專。但去年後,我想說好像可以更親近大家,所以我就開始回了。後來我發現這是一個很正向的事情,因為當我開始回覆每一個人後,大家也比較願意再來互動,整個粉專的氛圍也好了不少。

我覺得被批評一定會難過啦,但我比較在意的是批評我的人是誰。如果那個人甚至沒有大頭貼,我根本不知道他是誰,我當然不會在乎。但如果來批評我的人是有權有勢的,或是我敬佩的前輩,當然會在乎。我前陣子寫金馬獎的文章被前輩批評,他們的用字遣詞都蠻激烈的,我會覺得說:「怎麼會這樣」,我也會有挫折,但是好處也在於說我經營久了,有很多粉絲或支持者會鼓勵我,主動來送暖。當然會有自我懷疑,但也覺得好像不用為了幾個人懷疑我而否定自己,所以就是要自我調適。話雖然是這樣說,但每次被批評還是會傷心,我覺得殺傷力最強的往往來自身邊的人、敬仰的人,如果他們批評你,你會特別在乎。我以前收到批評時會當下就想回覆,但現在會先讓自己冷靜一下,有時也會發現對方講的其實也沒錯。我每寫一篇文章,我都是在對自己負責,我也做過充分的調查和思考才寫出來的,所以我不會、也不能在乎。

《2021金馬獎總評:鍾孟宏可以跟金馬獎結婚》翁煌德撰寫,刊登於放映週報

Q:你認為創作是自由的嗎?

我是用自由的角度來看待啦,我也不會有太多自我設限。但我覺得更重要的是,我有自己的價值觀。舉例來說,我支持香港抗爭嘛,會支持像《時代革命》、《少年》這類型的電影,我也曾經在粉專提到中國暴政造成的影響、對香港人的迫害等等。那這就是我的理念啊,我會去寫,偶爾會有一些不認同的人會留言反擊,但其實等不到我去回應他,就有其他人反駁。我覺得每個自媒體都會形成一個同溫層,所以在我的粉專寫這樣的東西是安全的、自由的,不太會有人批評我,就像我也不會跑去一些深藍的粉專唱反調,這樣很累,會被他的同溫層圍剿。所以我也很佩服有不同意見的人來粉專下留言,我也尊重他們,不會刪除他們的留言,唯一的禁忌是如果他們使用髒話或是恐嚇,我可能會把留言刪掉或是警告他,否則我基本上都是允許大家自由發言。我自己的發言也沒有設限,因為有自己的價值觀和理念,我也不怕被挑戰

Q:談談策劃影展、進行講座的契機

我後來發現我寫文章是一件很沒有效益的事情,我寫了大家也看不到,所以我才辦影展,這是階段性的發展。文章雖然可以留下文字的史料,但為了讓更多人看到,也許我應該身體力行。這方面我也和大部分文字創作者不同,我不介意抛頭露面辦活動,大部分影評人比較内向、不想要公開主持,會比較低調一點。我自己是比較喜歡和人互動,所以想說可以結合自己的個性去做點什麼,後來因為一些貴人的相助,所以就創辦了梅花鹿影展。雖然規模比較小,但也是一個不斷累積的過程,讓我接觸到許多創作者,跟很多人討論電影,對我來說也是收穫。同時我也在練習主持,讓我比較擅長在群眾面前說話,也算是一種專業。

梅花鹿影展放映合照,前排左起為《這一段戀情不再有痕跡》導演朱凱濙、策展人翁煌德、《一狗》演員許瑩美、《一狗》導演廖崇傑、《一狗》演員錢立訢

Q:前陣子你也受邀擔任金穗獎影評人推薦獎的評審,有什麼收穫嗎?

那時候受到金馬的邀請,就加入了團隊。我覺得影評人推薦獎和一般主競賽的獎項有所不同,那時候聞老師帶大家開會,我就有說,開始之前想先說一個觀點,我覺得影評人和其他人不一樣,一個演員、一個導演、一個美術可能在他們專業裡非常專業,但他們看的電影一定不會比影評人多。他們當然也愛看電影,但實際上他們看的角度是和影評人的角度不同、數量也不同的。影評人的特色是什麼呢,我們看很多電影,看電影的角度比較全觀,光這件事情就跟其他電影工作者不同。我舉一個例子,每年坎城在頒獎時,很常發生影評人們覺得是A得獎,結果得主是B。很明顯的現象是說,這些導演、演員組成的評審團,他們很容易看到一部片就覺得:「哇,這部片好創新喔,沒看過有人這樣拍」,然後他們就給予肯定了。但影評人一年看幾百部片,一看就知道:「這部就是和某部片很像嗎?」所以影評人比較能夠看得出來一個全局,我們比較沒那麼容易被矇騙。去年坎城影展頒給《鈦》,我沒有討厭這部片,但看完第一個想法是覺得所有評審沒有人看過導演的上一部片《肉獄》。《肉獄》其實是在玩很類似的手法,《鈦》雖然拍得很好,但我會想說,如果今天是一個影評人組成的評審團隊,就不會頒獎給它,實際上這部片在場刊也沒有獲得很多支持。

2021坎城影展最終場刊分數

那時候在金穗獎會議上,我就說影評人獎不是選一個最好看的,這樣是和別人沒有差別的。既然是影評人推薦獎,那就要利用影評人的特質,因為看片量多,所以我們要找出哪些作品的觀點、手法是創新的,然後是值得被鼓勵的,簡單來說就是要去挖掘新銳,但是要從這些新銳中找到最新鮮的。這也是我覺得影評人在漫長的電影歷史中重要的角色,台灣電影新浪潮也是電影筆記、影評人推波助瀾嘛,國際上許多導演、電影作品也是如此,影評人看到一般觀眾看不到的東西,進而推薦它,讓它被看見、得到肯定,我覺得這是影評人的意義和使命。如果是影評人,不能只看大眾看的電影,必須要從一些小眾或不為人知的作品中找到璞玉,去介紹它,我覺得這樣才能發揮影評人這個身份的價值,當然這也是我對影評人的期許。

第43屆金穗獎|影評人推薦獎《季候風》嚴京威​

Q:你會如何教導學生看電影?

我在高中擔任電影社的老師,也許和其他老師差距不大,我會放電影然後談其中的符號、運鏡、象徵等等知識。因為我帶的是國、高中生,我會蠻在意他們的感受的,這個感受也可能是一句話:「我覺得很喜歡/很討厭」,都沒有關係。我覺得電影的第二個開始就是結束之後,當我們討論電影時,這部電影就重生了,也許更重要的不是專業的知識,而是這部電影帶給你什麼樣的感覺,你從中獲得什麼啟發,聯想到自己的生活。我有時候放映活動會開放觀眾提問,很高興的是會聽到一些觀眾說聯想到自己的生活經歷,我覺得這個很動人,有時候看電影不是冷冰冰的,不只是談其中的語言。

翁煌德,安琪拉攝影

Q:身為影評人感到最快樂的瞬間是什麼?

我是一個有分享慾望的人。有許多人問我:「好想經營社群」,我都會鼓勵他們,但有一個很大的重點是:你是不是一個喜歡分享的人?如果不是,那就不要經營社群。很多人看到現在無影無蹤可能有8萬多名粉絲、很多人互動,但我在一開始成立的時候,也是幾百人粉絲。我當時發文,可能也不到一百人會看,但我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因為我有分享的慾望。我有時候在個人臉書也會分享一些新聞,也都沒有人點啊,但我不在乎,因為我想要寫。應該說,經營社群很重要的是,第一有沒有想寫出來的慾望,第二個就是有沒有分享的慾望,那如果都沒有,就不要逼你自己。許多人經營粉專想一夕成名,老實說我很不看好,因為經營社群必須長期有内容,不能一年就發個2、3篇,所以你就必須要忍受寂寞,忍受東西沒有人看。那如果連這樣都可以忍受,那你就一定是做這個的料。但如果因為沒有人看而不想寫,那我覺得就不適合。對我來說現在很幸運,因為很多人看。但我也在做一些很沒有人看的東西,像我之前寫的奧斯卡短片分析,這些冷門的東西就是沒有人看,但我不在乎,我就是想寫。所以這種分享的慾望會讓我快樂,如果大家有回饋、有收穫,我就會很快樂。

Q:最可惜的瞬間呢?

我覺得這也是另一個影響,當我為了工作趕稿,就會犧牲掉自己的一些私人時間,但我覺得這不是每個影評人都會遇到,這是我自己的選擇,有好有壞啦。像我分享的慾望很強,有時候凌晨3、4點都還在分享東西,大家都會嚇到我怎麼還醒著。但這個分享的慾望可能會導致我失眠、睡眠不好、身體出狀況等等,這也是我需要改善的地方。

Q:影評人的身份,會不會比較難暢所欲言?

你說到一個點,我和朋友聚會的時候,大家都會說:「你是影評人,是不是不敢講自己的想法?」,但我覺得沒有,我反而更期待聽到其他的想法,所以每次和別人看電影,我都會先問他們覺得怎麼樣,我不會先說,避免影響到別人。大家可能認為你很權威,但我其實不這麼覺得,我也常常被別人說服。比如我看了一部電影不太喜歡,但還是會因為和別人討論、看了別人的文章之後開始想到原來有這些觀點,進而被說服,這個情況也是蠻常發生的。我的心態是蠻開放的。

圖片提供:翁煌德

Q:未來的目標

其實我不太喜歡被標籤為影評人,雖然因為工作需求還是會需要這樣自稱,但我沒有很喜歡這個稱號。原因不是我瞧不起這個職位,而是我其實慢慢摸索後發現自己想做的是策展與選片。所以如果今天有人說我是一個策展人或選片人,我會覺得更符合自己的想象,我會想要往這方面走。寫影評、經營社群對我來說當然帶給我一些知名度,但我的終極目標還是做策展。現在策的都是比較小的影展,我曾經有一個目標是未來一定要去大影展工作,但現在觀念有點改變。也許我可以有朝一日建構出自己的場地,然後辦一個更大型的影展,然後希望它是更社區型、更地域性的。這個啟發是來自於我之前去歐美參加影展,例如瑞士盧卡諾影展、西班牙聖賽巴斯提安影展,這些都是規模很大的影展,但他們都不是辦在首都。我去盧卡諾影展時,發現短片單元就在學校的活動中心辦,最大的場地是露天放映,室内的場地是一個像里民中心的地方,這完全顛覆我對電影的想象。所以就期許自己未來在台灣也有這樣一個地方,辦一個影展,選自己想選的片。這是我未來的目標。

盧卡諾影展戶外放映現場

Q: 有沒有考慮過自己拍電影/寫劇本?

假設我要當導演,我覺得我不會去做劇情片,我可能會去拍紀錄片。像我剛剛說,我是一個歷史控的人,我也喜歡梳理一些歷史文化脈絡的東西,所以如果做一些歷史類型的紀錄片,有合適題材的話,我會很有興趣。但如果是拍劇情片、指導演員,我現在沒有這個慾望,過去曾經有啦。大學的時候曾經拍過片,拍完之後也覺得自己不太喜歡,我覺得自己的腦沒有創作天分,既然沒有天分就不勉強。但如果做文史紀錄片,我覺得很有趣,可能會考慮。

Q: 為了電影而做過最瘋狂的事是什麼?

也許出國參加影展對於業界的人來說是很正常的,但對一般人來說,為了看電影就去參加影展是蠻特別的吧?我很想要看到這些片,覺得去參加影展也不錯,所以2018年時去了坎城影展、盧卡諾影展、聖賽巴斯提安影展、英國倫敦的BFI,去了很多歐洲的大小影展。在坎城的話,早上7點起床,然後8點排隊,一路看到凌晨12點半,維持2個星期。因為當地物價高,所以我一整天就只吃一個法國麵包維持一整天,整整兩個星期的時間,幾乎都沒休息。對我來說,這是很瘋狂的舉動。

坎城影展排隊人潮

Q: 如何看待台灣影展/電影獎的現況與發展

目前台灣的影展都還是受限於地方政府,很多時候是一年一標案,所以會導致這個影展沒有延續性。當我今年做了一些創新,明年換個團隊就推翻了。因為大部分標案都會說,去年做過什麼,那我們不要和去年一樣,最後導致每一天都做不一樣的東西,而且都很平庸。我會覺得這是浪費資源,過去幾年有一些片商背景的人去策展,然後會放一些片商的電影,不是真的有去國外選片、帶觀點進來,我覺得這個影展本身很欠缺意義,也覺得很可惜。沒辦法真的達到和市民溝通,培養影迷的任務。我覺得這是台灣很多地方性影展或場館都有這樣的狀況,我個人覺得比較標竿的是高雄電影館,他們有獨立的團隊,除了做高雄電影節,有時候也會有獨立策展、和國外談合作邀片。還有影視廳中心現在也是獨立策展,我覺得這些都是好的發展,應該要這樣做,某些場館可能政府沒有sense,覺得放一些皮克斯電影就好,人多KPI就達標,但這樣就沒有意義,也侮辱了影展這個字眼。某些地方政府找明星來當大使、出席記者會,然後拍拍照、放一些動畫片滿場,市長講講話就好了,是把影展當什麼?但我也覺得聊勝於無啦,有人願意做還是值得鼓勵,但可以做得更多。再來就是影展過度集中台北,會讓中南部的很多影迷欠缺接觸其他電影類型的機會,更不用講東部。現在看花蓮也有鐵道電影院,遍地開花,大家在做新的嘗試,這都是在往好的方向走。

高雄電影館2月放映場次

Q: 撰寫影評/剖析電影時,是否有專屬的秘訣或方法呢?

我覺得我還蠻認真的,首先第一個是作者論,當你要寫一位導演的作品,我就會把他之前的作品都看過。或者如果我想要寫一篇類型電影,我就會去找經典作品,看看這類型的電影。我還記得我的貴人,放映週報的主編洪健倫,他請我寫了《西部緩慢之死》這部電影的影評,當下覺得受寵若驚,因為那時候沒有人邀請我寫過影評,而且又是一個這麼專業的媒體。我寫的時候寫得很心虛,因為我對這類型的電影沒有很熟,後來主編給了一些指教,我覺得自己缺乏很多專業知識。經過討論和修改後,他還是讓我的文章刊登了。這讓我意識到,永遠都不夠多,要更深入地去探討電影,要鑒往知來。如果是一部和歷史文化有關的電影,我就會去研究它的脈絡。但我從來不看訪談,因為有些導演會在訪談解釋電影,就容易被影響,甚至會忘記自己當初看這部電影的感覺,這是我自己的堅持。

《西部緩慢之死》電影海報

Q:最後請推薦讀者們一部電影作品吧

我要推薦一部片叫《Day of Rage: How Trump Supporters Took the U.S. Capitol》,這部片是有入選今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的短名單。很多人看完這部片會疑惑:「這是一部片嗎?很像是一篇新聞報導」。這部片在講2021年川普否認選舉結果,很多他的支持者衝進國會大廈,這其實是一個紐約時報的紀錄短片,你會覺得很不可思議,因為它幾乎是在用體育新聞的角度拍所有人攻進(國會大廈)之前,到他們攻進來之後。它蒐集了所有人上傳的相關影片,然後分析、找出當初是誰在主使這個暴亂,以及當時的守衛是如何保護國會大廈。他還有平面圖分析動線,我覺得好震撼,一個歷史事件、一個新聞,在一個充滿手機畫面、監視器畫面的世界,我們可以用這個角度來看這個事件,拍得非常非常好。而且隨時還有旁白在引導現在發生的事情、這個人是誰,它用40分鐘將這起歷史事件做了一個梳理,讓你知道前因後果以及當下發生的過程。我看完的感想是覺得這就是新的電影吧,我覺得看過的人都會顛覆你對新聞報導的理解。現在這個時代,電影的定義在改變,比如說反正我很閒(YouTuber)拍的不是一部電影,那為什麼盧米埃兄弟拍的電影就是電影?盧米埃兄弟拍火車進站十幾秒,還有IMDb頁面,那為什麼YouTube影片沒有?現在有電影認知危機,以前電影就是去電影院看,就是cinema。但現在串流的電影也很多,這些YouTuber的影片是不是電影?一個新聞報導是不是電影?我覺得這部電影可以去衝擊大家,它不會輸給我看過的好萊塢劇情片,這部作品可以去動搖大家對電影本質的思考。

《Day of Rage: How Trump Supporters Took the U.S. Capitol》觀影連接

後記:

過去在因緣際會下早已認識翁煌德,但這是第一次和他深入聊電影,很感謝他願意接受訪問並且侃侃而談自己的經歷。在整理内容時,不知不覺也學習到頗多新的資訊與思考角度,想起他在訪談中說的一句話:「有人覺得成立粉專是在輸出,但我其實也在吸收,吸收之後再輸出。」這對我來說也是如此,雖然整理訪問内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過程中獲益良多,此刻也正把這些資訊傳達給你們,若大家因此得到東西,那對我來說是再好不過的事了!

追蹤 安琪拉看電影 Instagram臉書粉專

輸入Email訂閲安琪拉看電影,讓你即時收到最新電影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