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文藝電影 好萊塢電影

【影評】《樂動心旋律》:愛是超越語言的力量

本屆奧斯卡金像獎發生了一些爭議,現在只希望大家把焦點放回這些優秀的電影上,無論得獎與否,這些入圍作品都有各自值得一看的優點。今天想推薦大家的,就是本屆最佳影片、最佳改編劇本的得主——《樂動心旋律》(CODA)。

《樂動心旋律》是改編自2014年的法國電影《貝禮一家》, 原版作品在法國引起了很大關注,不僅成為當季票房冠軍,還獲得第40屆凱薩獎的6項大獎提名。《樂動心旋律》在日舞影展首映後即引起極高的關注,最後 Apple 打破了影展有史以來最高的成交價2500萬美元,買下這部電影的版權。(前一個紀錄是去年《棕櫚泉不思議》的2250萬美元)導演夏安海德 (Sian Heder) 透露,當時電影公司 Lionsgate 把這部法國電影交給她,她看完後深受感動,但認為沒讓失聰演員來飾演這些角色有些可惜。因此在改編這個故事時,第一個確定的演員是奧斯卡史上最年輕影后、同時也是失聰影后第一人——瑪麗麥特琳(Marlee Matlin)。

《樂動心旋律》瑪麗麥特琳(Marlee Matlin)

儘管整體故事的架構與原版相似,但導演就主角一家的職業做了一個比較大的更動,法國版是經營農場的家庭,而美國版則更將這家人換成以捕魚維生設定。這個更動與導演本身的成長經歷息息相關,她從小在劍橋長大,與電影中的城市格洛斯特相距不遠,她親身見證當地漁業的瓦解與漁民的掙扎,所以想將這個漸漸消失的產業重現在電影中,相信這也是讓《樂動心旋律》比《貝禮一家》更有溫度的原因。

《貝禮一家》台灣海報

對我來說,這個故事在本屆最佳影片的入圍名單中可以說是一股清流,原因是它用最簡單的故事傳達最純粹的情感,它沒有好萊塢電影必備的大場面,全程也不炫技,這些看似「缺點」的「優點」,讓它成功脫穎而出,用故事本身拿下本屆奧斯卡的最大獎項。或許有人點出《樂動心旋律》的情節相當老套,這無法否認,因為它確實用了很顯而易見的劇情推動故事,但它充分展現了本片最重要的語言——手語的魔力。好幾場沒有翻譯手語的戲份特別令人動容,除了讓觀眾全神貫注在演員的表演,也給觀眾一個機會「好好聽聾人說話」。這是超越語言的理解,是人與人之間用「心」交流的結果。同樣的例子,在史蒂芬史匹柏所執導的《西城故事》也有出現,片中不翻譯西語的決定引起許多觀眾的責備,我也有在先前的貼文闡述自己的觀點,看電影不是為了看字幕或看劇情,追求的是一種理解、一種慰藉,甚至是新的思考空間。因此無論是《樂動心旋律》或是《西城故事》,我都很喜歡他們在某些片段將字幕抽掉的設計,這讓我能更強烈地感受當下角色的情緒,渲染力不減反增。

《樂動心旋律》艾米麗雅瓊斯 Emilia Jones

CODA是什麼意思?

CODA 一詞是 Children Of Deaf Adults 的縮寫,意旨成長於聾人家庭的健聽一代。聾人家庭中有健聽小孩是正常不過的事情,但因為父母先天的限制,讓小孩很容易陷入「語言發育遲緩」的狀態。電影中的 Ruby (艾米麗雅瓊斯 Emilia Jones) 就在片中向老師坦承自己小時候因為發音很怪而被身邊同學嘲笑。他們是家人的傳聲筒,而 Ruby 的情況更是如此。然而這群孩子不屬於健聽的一方,也不屬於聽障群體,他們遊走於兩個群體的邊緣,架起了聽障和健聽之間的橋樑,明明是小孩卻像家中的大家長,在尚未完全認識世界之時,就不得已介入大人的話題。CODA很難得到自我認同感,而這也是《樂動心旋律》中所探討的其中一個面向。

《樂動心旋律》

《樂動心旋律》的劇本架構是好萊塢電影常見的「三幕劇」,以下就從3點來看主角在不同階段的成長:

《樂動心旋律》主角第一階段的成長:發現問題

《樂動心旋律》的主角 Ruby 是一位在聾人家庭中的健聽小孩,但這卻造成她在家庭裡像個局外人;而在校園生活中也被視為怪胎,無論到哪裡,她都沒有話語權,時時覺得自己格格不入。而就在此時,合唱團老師 (Eugenio Derbez飾) 成為了她的伯樂,他鼓勵 Ruby 透過唱歌來找到自身與世界的連接的價值。這個身不由己的人物設定非常寫實,我相信每一個人都經歷過類似的事情,在原生家庭得不到肯定,同時被外界否定,久而久之養成了自卑心理。這樣的心理狀況令 Ruby 即便有一副好歌喉也不敢大聲唱出來,因為她不相信自己的實力。片中媽媽就曾問了丈夫一句:「萬一她唱歌很難聽怎麼辦?」因為「聽不見」,他們無法證實女兒的歌唱實力、給不出肯定,無論對 Ruby 或父母,他們都對彼此有所愧疚。與此同時,因為當地漁業理事會的剝削,Ruby 父親 Frank (特洛伊科特蘇爾 Troy Kotsur 飾) 的收入遞減,為了與理事會抗議、向其他同業尋求合作,Ruby 就成為了家庭中重要的傳聲筒。

《樂動心旋律》

這部分可以發現的問題是:家人非常依賴 Ruby。如果仔細看,我們可以發現媽媽用了許多情緒勒索式的台詞來要求 Ruby 做更多,而且這都是我們現實生活中常會聽到的話,例如:「你走了我們怎麼辦?」、「你想要我們的事業完蛋嗎?」這些話讓 Ruby 一再放下追尋自己内心的聲音,到目前為止,這段關係是有害的。而 Ruby 比起為自己而活,更像是在服務家人,我們完全看不見她自己的欲望。

可以注意的是,「性」的話題在電影中也佔了不少份量。從一開始 Ruby 代替醫生轉達父母下體的病情、父母在 Ruby 與 Miles 練唱時做愛、父親 Frank 向 Miles 傳達「做愛」的事項、老師鼓勵學生唱出内心的渴望等等,這些細節都在訴說他們因為不同的原因而選擇壓抑自己。獨立自主的 Ruby 與被父母嚴格保護的 Miles,他們都渴望自由、渴望被看見,卻礙於現實環境而努力抑制内心的聲音。所以合唱團老師要 Ruby 大聲吼出來的片段顯得如此重要,他讓 Ruby 真正傾聽自己的聲音,停止逃避問題。

《樂動心旋律》

《樂動心旋律》主角第二階段的成長:解決問題

父親選擇擺脫理事會的限制,決定投入所有積蓄創業,而 Ruby 也在這時期接受了老師的提議,開始準備音樂學校的試鏡。Ruby 想要兼顧家庭與練習,然而事情卻越來越多,超出她所能負擔的範圍,這些衝突不斷逼她做出抉擇。我認為《樂動心旋律》做得很好的地方還有,盡可能地全面呈現聽障人士的生活,達到「這個故事因為聽障人士而存在,而不是有聽障人士才存在故事。」Ruby 的家人對別人沒有信任感,這個問題在母親身上更明顯,因此她一開始非常抗拒創業。錯過練習機會的 Ruby ,後來向老師坦承:「我從來沒有離開家人出去闖禍過。」無論 Ruby 還是她的家人,他們都害怕踏出去會受傷,但如果不去試試看,有誰知道結果呢?

《樂動心旋律》

當家人們到學校去聽合唱團表演時,他們透過其他人的表情觀察女兒表現,當他們看見有聽眾因此哭泣與歡笑,相信當下的心情一定非常複雜。一是無法感受女兒歌聲中的感染力、二是因為女兒擁有這項過人天賦而感到榮幸。在這段表演中,電影從有聲轉到無聲,再度給觀眾一個機會體驗 Ruby 家人們此刻坐在觀眾席的真實處境,我必須承認,換個角度處在那個環境,心理壓力真的好大。

聽完女兒的演唱後,父親詢問女兒:「剛剛唱的歌曲是在講什麼?」她回答:「唱的是需要別人是什麼感覺。」於是父親請 Ruby 再唱一次,他把手放在女兒的喉嚨,感受聲帶的振動,最後眼眶濕潤地抱著女兒。我想這是讓父親下定決心、讓 Ruby 去追求夢想的契機。他明白這個家庭需要 Ruby,卻始終沒人問過 Ruby 需要什麼,就如家人透過她來傳達話語一樣,Ruby 也正透過歌唱來傳遞自己的心情。

《樂動心旋律》

《樂動心旋律》主角第三階段的成長:展開新篇章

最後一場大學試鏡的重要戲份充分展現手語的魔力。個人認為這場戲成功將劇情推向高潮(催淚),我們在之前看見了父親、母親,甚至是哥哥的成長,現在則是輪到 Ruby 獲得認同感,並以CODA的身份為榮,不再逃避現實。Ruby 準備離開家鄉去波士頓入學時,回頭抱著彼此的瞬間,他們臉上悲喜交加的表情證明了:即使不在彼此身邊,他們之間的情感連接也依然如故,這是絕對無法動搖的。最後那顆鏡頭即是在說:「我真的很愛你。」真正的愛並不是將對方束縛在身邊,而是願意放手讓彼此往更好的方向前進。

《樂動心旋律》

結論

每當討論一個故事好不好時,我都會先問自己:這個故事值得拍嗎?而以《樂動心旋律》的例子來說,這個故事絕對值得拍,而且導演夏安海德 (Sian Heder) 拍得很好。雖然故事中的劇情在2022年顯得有一些老套與過時,但它成功讓觀眾共感聾人的世界與掙扎,同時也讓我們反思自己的處境。儘管這是一部關於聾人的電影,但其實每個人都會在生活中遇到「不得已」、「格格不入」的瞬間,而《樂動心旋律》用溫柔的方式傳遞了導演的信念,重新提醒觀眾「愛」的意義與重量。所以如果要說它是否值得拿下最佳影片,我會投贊成一票。

《樂動心旋律》現已在 Apple TV+ 上架。

《樂動心旋律》

延伸閲讀:

追蹤 安琪拉看電影 Instagram臉書粉專

輸入Email訂閲安琪拉看電影,讓你即時收到最新電影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