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楊德昌電影反思生活:感情已經是種廉價的藉口?
「錢是投資,情也是投資」
「感情已經是種廉價的藉口了,裝得比真的還像,你不覺得嗎?」
我很喜歡「一一重構:楊德昌」回顧影展的預告,不厭其煩看了好幾遍,以上兩句台詞就是預告中《獨立時代》的電影台詞。
前陣子參與國家影視廳與島內散步合作的【走讀】楊德昌電影場景,做為一位在臺北生活第9年(甚至快10年)的人來說,還是第一次發現這座城市仍有好多值得細心挖掘與認識的角落。藉由「散步」的契機,平時匆匆的腳步終於放慢,好好感受不同地方的「記憶氣味」。
討論某位導演時,我們常會談他的成就、風格、成長背景,甚至是私生活對其作品的影響,而對我來說,楊德昌導演的作品,與臺北這座城市幾乎是唇齒相依的關係 —— 存在著彼此傷害的可能,卻也不能沒有彼此。坐在島內散步安排的車子上,耳裡聽著楊導歷年的電影片段,眼裡裝著窗前映照的臺北街景,思緒彷彿穿越到 80 年代的臺北。當時社會與人心的距離、虛偽與真誠的面具、浪漫與現實的抉擇,如今仍歷歷在目。
那天經過民生東路三段,看到臺灣第一間麥當勞,同時也是《一一》的拍攝場景之一。導覽員提及這裡在 1992 年曾發生一起轟動全台的水銀炸彈爆炸案,「你可能也會納悶,為什麼在那個輝煌時代,會有人做出這樣的事情?」我想起電影裡的故事,社會愈富足,內心愈空洞,我們忙著填補缺口,深怕被發現自己是個失格的人,在這個社會上失去立足之地,於是不假思索地把隨手可及的一切塞進心裡,短暫營造了圓滿的假象,可當一切原形畢露,隨之而來的失落感更甚以往。儘管在痛苦的循環中載浮載沉,也沒人願意說破這層幻象,我們的勇氣不足以面對赤裸的現實。正因如此,那句「感情已經是種廉價藉口了」的台詞聽來才如此刺耳。
《獨立時代》中,Molly 姐姐的婚姻節目大受歡迎,她認為向社會傳遞幸福、快樂的訊息極為重要,因為這才是當代人生活的目的。但有句話說得很好 —— 物極必反,就像《腦筋急轉彎》裡,當我們勉強自己快樂,憂傷的能量卻會愈來愈茁壯。Molly 的姐姐早與丈夫分居,為了不讓「幸福人妻」的形象曝光,她極力阻止記者報導婚變的消息,還想拉丈夫逢場作戲。沒錯,「做樣子」,又是一個楊導電影裡的課題。要說楊導電影會如此經典的原因,我想不外乎是,他在我們的人際關係中,看透了社會運作的模式與走向,而人與人的關係課題,萬變不離其宗,若當時的「做樣子」是塑造一種快樂無害或特立獨行的形象,現代就是充斥社群媒體的「做樣子」貼文與言論。
不想用悲觀或厭世的眼神看待一切,但時到如今想吐露一些真心話,最近實在有感周遭的世界實在太吵、太快、太不坦率。先來說太吵的部分,有時候打開電視,看著一些雞毛蒜皮(或是毫無營養)的新聞內容,心裡難免感到困惑,但更不解的是,這些事件居然還能引起不小討論聲浪,我不禁反思,是我跟不上現代人關注事情的焦點,還是現代人的焦點只能侷限在這些事情之上?最近搭捷運的時候,很喜歡做一件事情,就是觀察同一節車廂的乘客有多少人在用手機。數來數去,幾乎找不到一雙閒置的眼睛,就算有不看手機的人,他們的視線也不自覺看著前方或旁邊人的手機畫面,真有趣。當所有人都有發言權利,真正需要經得起考驗的,不是我們跟上資訊更新的速度,而是過濾資訊正確性的能力,但這兩者有其相互影響的作用:正因我們很難跟上資訊更新的速度(一天就只有 24 小時,實在不夠用),所以輕易被同溫層的言論所侷限,以為那就是正確、那就是全世界。
「你看到的,我看不到,我看到的你也看不到,我怎麼知道你在看什麼呢?我們是不是只能知道一半的事情?我只能看到前面,看不到後面,這樣,不是就有一半的事情有看不到了嗎?」
洋洋在電影中對父親說的話,一直在提醒著我們看待事物的方式。但說實話,人終究很難達到完全客觀且全知的角度,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可能地「去嘗試理解」。每個人對社會運作的方式有各自的意見,儘管無法認同,也不代表那是錯的,對方就只是在用不同的一雙眼睛看待這個世界。若說一半的事情能透過「用看的」來接收資訊,那另一半的事情,就得仰賴我們「用心」去感受,挖掘那超出我們守備範圍的視野。
再來談「太快」。這裡想舉例蔡明亮導演的《日子》這部電影,2020年在影展看過後,我就殷殷期盼著上映的那天,經過了三年,終於等到了這個月27號要上映的消息。2020是個特別的年份,因為疫情給了大家一個慢下腳步的機會,有個問題想請大家思考,當我們與自己相處的時間變多了,我們是更認識自己,抑或是對自己更陌生?我原本以為是前者,但其實更多時候是後者。每個人每一天都必須接收來自數十個管道的資訊,我們當然可以訓練自己的反應能力來應對這些狀況,但我們的心,其實走得很慢,它需要我們時不時回頭問它:「還跟得上嗎?」、「需要停下腳步等等你嗎?」、「要休息一下嗎?」因此,那時候在電影院內看著《日子》,全片幾乎沒有對話,你甚至談不上什麼劇情,就是在「過日子」。有一幕,李康生坐在屋子裡,靜靜看著屋外的雨,這段畫面持續了一段時間,看著看著,眼淚不自覺就掉下來。落淚原因有二,一是李康生被雨困住的意象,隱喻被疾病纏身、身不由己的心情;二是我想不起自己究竟有多久沒像這樣放空盯著窗外的雨了,什麼都不做,靜靜地感受時間的流逝,把時間流淌在我們手上,而不是被其推著前進。
追求效率的社會,講究的是快、狠、準,關注結果而非過程,儘管如此,我們還是得回頭把過程的所有經歷撿回來。這就像是每晚睡前回顧這一天做了哪些事,比起讓心情的好壞主導一天的結束,細心回敲心情產生的原因更為重要,因為你才會明白,哪些行動、事件、言語會牽動你的情緒,進而影響你的一天,乃至深遠影響至你的人生。
我喜歡與人面對面交流,對我來說,這才是真正「有溫度」的交流。Podcast 夥伴癮君子提議過我們要不要遠端錄音,但我寧可跑一趟台中也不想將就。因為我認為儘管錄音成果可能沒什麼不同,但聽起來的「溫度」與「感受」還是會不一樣,聽起來很抽象,但我相信這就是誠意,我們的節目雖然叫「電影交換日記」,但這幾集錄下來,我覺得要正名成「交心日記」(笑)。
對我來說,電影是同時容納誠實與謊言的載體,誠實的部分在於它將我們不敢說的、不敢做的,用劇本的方式呈現出來,同時建構一個讓我們信以為真的世界。對我來說,楊導的電影是過於誠實了,每當聽見片中角色用「事實爆擊」的方式互相傷害時,我真忍不住想,如果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也這樣直視自己的不安與慾望,會發生什麼事?
前陣子好友結束了一段感情,她感慨地說「我好像想不到現在身邊有誰是長期(穩定)交往的狀態欸?」她繼續補充「穩定交往的結婚了,剩下的不是單身,就是在一言難盡的狀態裡」,聽完這句話,我也一起思考了這個問題,接著問「戀愛長跑,已經是現代的稀有產物了嗎?」「是耶」她說。
為什麼我們都害怕「第一次」?每一天都是第一次,每個早晨都是新的,同一天不可能重複過兩次,每天早晨,我們也從來不會不敢起床,為什麼?——《一一》
我們想逃離過去,卻又不敢談未來,最後甚至選擇放棄現在。
而我此刻想起了《小王子》裡的經典台詞:人永遠對自己馴養的事物有責任。
談起《小王子》,也許很多人對玫瑰的橋段印象深刻,但對我來說,小王子與狐狸相遇、相識、相知,乃至分離的情節,才是令我念念不忘、且奉為人際關係寶典的部分。
因此,且讓我花點篇幅敘述這段情節。
狐狸與小王子相遇時,牠對小王子說:「我還沒被馴養,不能和你玩」,起初小王子並不明白「馴養」的意思,狐狸這時回答:「這是件被遺忘的事,馴養就是『建立關係』⋯⋯」「建立關係?」「沒錯。對我來說,你只不過是個小孩,跟其他成千成萬的小孩沒有分別,我不需要你,你也一樣不需要我。我對你來說也只不過是一隻狐狸,跟成千成萬其他的狐狸一模一樣。但是,假如你馴養我,我們就彼此互相需要。你對於我將是世界上唯一的,我對於你也將是世界上唯一的⋯⋯」
狐狸接著說,「我的生活很單調。我狩獵雞,獵人則狩獵我。所有的雞都是一樣的,所有的人也是一樣。所以我感到有些不耐煩。但是,假如你馴養我,我的生活將充滿了希望。我將會認識一種腳步聲,它與其他所有腳步聲不同。其他腳步聲會使我躲進洞裡,你的腳步聲則會像音樂一樣將我從洞裡引出來。再說,你看見那裡的麥田了嗎?我並不吃麵包,麥子對我一點用處也沒有。那塊麥田並不會使我想起什麼,這倒有點傷心。但是你有金黃色的頭髮,如果你馴養了我,這將是很美好的一件事!那些金黃色的小麥,都會令我想起你。而我將會喜歡聽風吹過麥田的聲音⋯⋯」
狐狸不說話了,牠看了小王子很久,說:「請你馴養我吧!」
「我很願意。」小王子回答說:「但是我的時間不太多,我要找朋友,我有很多的事要認識。」
「一個人只要認識他馴養的東西就好。」狐狸說:「很多人不再有時間去認識東西。他們在商人那裡買現成的東西,但是因為商人並不賣朋友,所以很多人沒有朋友。假如你想得到一位朋友,那麼就請馴養我吧!」
「我該怎麼做?」小王子問。狐狸回答說:「你必須要很有耐心。你先坐得離我遠一點,像這樣,我會用眼角餘光看你,你不要說話。語言是誤會的泉源。但是,每天你可以坐得離近我一點⋯⋯」
第二天,小王子又來了。
狐狸對他說:「請你儘量在同一時間來。比方說,假如你下午四點來,從三點開始我就會覺得幸福。時間愈接近,我愈覺得幸福。四點一到,我早已坐立不安!我將發覺幸福的代價!但是如果你不管什麼時候來,我將不曉得什麼時候做心理準備⋯⋯我們應該要有節日。」
「什麼節日?」小王子問。
狐狸說:「那也是一件被人忘得一乾二淨的事。這就是說有個日子跟其他的日子不同,有個小時跟其他的小時不同。比方說,獵人們有個節日。每個禮拜四他們都會去和村裡的姑娘們去跳舞。所以禮拜四是個好日子!這代表我可以一直散步到葡萄園去。但如果獵人們不管什麼時候都去跳舞,所有的日子都會是一樣的,而我也沒有假期了。」
就這樣小王子馴養了那隻狐狸。當分離的時刻接近時:「啊!我想哭。」狐狸說。「這是你的錯。」小王子說:「我並不希望你難過,是你要我馴養你的。」「沒錯。」狐狸說。「但是你想哭。」小王子說。「沒錯。」狐狸說。「這樣說來,你一點好處也沒有得到!」「我得到了。」狐狸說:「因為那些小麥的顏色。」
最後分離時,狐狸告訴小王子這個故事最重要的訊息:「真正重要的事物,是用眼睛看不見的,只有用心,才能看清楚。」、「你為你的玫瑰花所花費的時間,使她如此重要,一般人忘記了這個真理,但是你不該把它忘掉。你永遠對你所馴養的事物有責任,你對你的玫瑰花有責任。」
所有關係走向結束之際,都是一種獲得與學習,而我們都該鼓起勇氣去擁有與承擔關係裡的快樂與悲傷,因為這些都將是我們成長的養分。想見證春暖花開的景象,勢必得熬過冷冽寒冬的折磨,若每一天都輕鬆愉快,那我們也就失去了如何去愛的能力,就像狐狸所說的「節日」。若每一天都是慶典,那終究相當於沒有慶典,因為每一天都會是相同的日子。請別讓自己失去這個珍貴的能力。對我來說,愛正是人類社會中最美的魔法,儘管它有其黑暗面,但我就連那所有的醜惡面都想好好珍惜,因為這些都是「愛」的表現方式。
關於擔負責任這件事,當我們進入一段關係,其實我們就成為了能夠輕易摧毀對方的恐怖份子,而手上的武器,甚至是對方親手交付給你的。
「很多人說他們愛我,可是,一碰到麻煩事,就都躲得遠遠的。」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裡小明這麼說,似乎也呼應了現代的情感關係。現在,讓我們回溯「一一重構:楊德昌」回顧影展的預告,楊導在開頭說的話:「如果我們如果能夠很仔細地活著,我們可以從我們自己的感情生活裡面,就可以發現,台灣的一些前途。」
從那時到此刻,我們的前途是什麼?
如果明天醒來,世界變得再也不一樣,我們是否會後悔過往的選擇?
如果世界的另一頭正在戰火中苟且偷生,我們憑什麼揮霍無度、有恃無恐?
總和讀者、聽眾說,要活在當下,其實是因為認為唯有此刻才是我們真正能掌控與擁有的。隨時懷揣著失去的準備,視擁有的一切為僥倖,付出的感情都要誠實交付,得到的回應全非偶然,時間並不如我們想像中無限,因為此刻我們已無法哄騙自己戴上玫瑰色的眼鏡,麻木不仁終將被現實反噬。
輸入 Email 訂閲安琪拉看電影,讓你即時收到最新電影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