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線片 好萊塢電影

【影評】《西城故事》:殘垣廢墟中的希望之花

史蒂芬史匹柏 (Steven Spielberg) 一直是我蠻喜歡的導演,在看《西城故事》前,和友人聊到這件事,她疑惑地問:「為什麼會喜歡史蒂芬史匹柏?很少聽到有人喜歡他,畢竟他不是一個很有風格的導演」。當下我其實愣住了三秒,發現自己無法給出一個理由,但看完《西城故事》後,我懂了。

《西城故事》海報

儘管史蒂芬史匹柏並沒有強烈的個人風格,但他總能夠把不同的故事拍得引人入勝、維持完美的平衡狀態。回顧他過去執導的作品,從科幻的《侏羅紀公園》系列、將歷史重現且感人肺腑的《辛德勒的名單》、大玩虛擬與現實世界的《一級玩家》,到這部浪漫音樂劇《西城故事》,史蒂芬史匹柏都駕馭得心應手。想起台灣導演李安亦曾被人批評沒有自己的風格,他卻沈穩又從容地說:「風格是讓那些沒有風格的人去擔心的。」 我想,這句話也很適合史蒂芬史匹柏。

導演史蒂芬史匹柏與《西城故事》演員

《西城故事》是傑羅姆羅賓斯 (Jerome Robbins) 執導的音樂劇,全劇由李奧納德伯恩斯坦 (Leonard Bernstein) 作曲、史蒂芬桑坦 (Stephen Sondheim) 作詞,故事啟發自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茱麗葉》。在《西城故事》於1957年首演時,史蒂芬桑坦也隨著這部作品一起在舞台劇界出道。為什麼會特別提及這個人物?因為他同時是《倒數時刻》(tick, tick…BOOM!) 中唯一賞識主角 Jonathan Larson 的人。他本人在片中有聲音出演一段重要戲份,推薦各位務必要找時間觀賞這部優秀電影。而這位偉大的人物於 2021 年 11 月 26 日逝世,享年91歲。

史蒂芬桑坦 (Stephen Sondheim)

言歸正傳,《西城故事》是音樂劇史上相當重要的作品,早在 1961 年勞勃懷斯 (Robert Wise) 與原劇導演傑羅姆羅賓斯就將它改編成電影,風光榮獲10座奧斯卡金像獎。當年的電影版本中有些波多黎各角色選用白人來飾演,史蒂芬史匹柏這次宣佈改編後就表示所有波多黎各角色將由拉丁裔演員擔任,因此這可以說是我們第一次在大銀幕看到「最還原角色」的《西城故事》。由於我沒看過 1961 年版本的作品,所以無法比較兩者,但能肯定的是,這次史蒂芬史匹柏改編的版本除了展現他的野心,也充分傳達了他對這部作品的喜愛與尊敬。

1961年的《西城故事》
2021年的《西城故事》

史蒂芬史匹柏在《西城故事》做得特別好的地方有三個:導演手法、場面調度、攝影。史蒂芬史匹柏和合作多次的攝影師亞努斯卡明斯基 (Janusz Kamiński) 已經是個黃金組合,雖然不清楚兩人是如何溝通攝影機該如何運動、鏡位該擺在哪,但肯定的是《西城故事》的攝影運動非常流暢且令人享受。從電影一開始從各個角度拍攝被拆除的貧民區,到追逐、歌舞場面就能看得出來:史蒂芬史匹柏有多愛《西城故事》。我想所有創作者在改編某部作品時,都應該像這樣建立在尊重和喜愛上,鏡頭就是電影的語言,它會誠實地全盤托出導演的念頭,這是騙不了人的。

導演史蒂芬史匹柏

電影從殘垣廢墟中開始,在即將被拆除的貧民區中不見死氣沉沉的氛圍,反而感受到這群少年憤怒而強大的能量。在這個被稱為沒有未來的地方,他們各自用不同的方式死守著希望,這也是電影最感人、後續 Tony 與 Maria 的愛情之所以刻骨銘心的地方。這些少年分為兩大幫派,分別是波多黎各人的「Jets」與白人的「Sharks」,他們之間的相處雖然處處彌漫著火藥味,但若探究恨的源頭,其實與「愛」脫離不了關係,所以即使預知了悲劇結局,這故事仍讓人心碎。

《西城故事》

白人認為波多黎各人不屬於美國,尤其在語言無法溝通的情況下,更加深了兩者的代溝。波多黎各人對美國又愛又恨,嚮往它的自由卻又得忍受不平等對待,在白人一次次強迫講英語的要求下,片中飾演 Anita 的亞莉安娜黛博塞 (Ariana DeBose) 為了當個「正正當當的美國人」,也學起白人要求家人講英語。然而說起了英語,就會被尊重嗎?答案很明顯是否定的。當波多黎各人成為名義上的美國人,甚至在抛棄了母語後仍被視為外來者,他們小心灌溉的希望種子始終開不了花,麗塔莫瑞諾 (Rita Moreno) 所飾演的 Valentina 唱出那首《Somewhere》正呼應這份始終無法被理解的心情:Someday/ Somewhere/ We’ll find a new way of living/ We’ll find a way of forgiving。

麗塔莫瑞諾 (Rita Moreno) 《西城故事》

Tony 與 Maria 的愛情讓兩大幫派有了能夠一較高下的理由,在周遭充滿仇恨的情況下,兩人對愛情的渴望更令人心疼。回想起兩人在舞會的初相遇,前一秒主辦方仍為了讓波多黎各人與白人友好相處而煩惱,下一秒 Tony 瞥見 Maria 跳舞的模樣,彷彿在廢墟中瞥見一朵花而感到驚奇,兩人在那瞬間不需語言就已達到某種理解——他們愛上對方了。Maria 和 Tony 走到角落後,選擇舞蹈(而不是語言)來傳達訊息,這份並非建立在語言上的愛情,在當時的社會情況中格外珍貴,這也提醒了我們一件事:愛是建立在理解上,而不是語言上的。正因如此,史蒂芬史匹柏決定不為西班牙語配上字幕的決定顯得非常重要。

《西城故事》

個人相當喜歡瑞秋曾格勒 (Rachel Zegler) 所演繹的 Maria。其實看了她在《西城故事》中的表現後,不意外她會被選為真人版的《白雪公主》,尤其是面對安索艾格特 (Ansel Elgort) 的面癱演技後仍敬業展現角色愛上對方的努力,證明不論對手演員是誰,她都有辦法說服觀眾。相反的,安索艾格特絕對是全片最失敗的選角。一個演員是否信任自己的角色,觀眾絕對是感受到的,演員即便過得了自己那關,也絕對逃不過觀眾的眼睛。打從安索艾格特望向女主角的第一眼開始,我就感受不到他對 Tony 這個角色的投入,這個問題隨著劇情發展非但沒有變好,還越來越尷尬,到最後他索性不演了,直接把尷尬二字寫在臉上,作為一名演員來說,他這個嘗試也算頗具挑戰性,非常誠實。

瑞秋曾格勒 (Rachel Zegler) 《西城故事》
安索艾格特 (Ansel Elgort) 《西城故事》

另外還想提提在片中飾演 Anita 的亞莉安娜黛博塞,她絕對是《西城故事》中最耀眼的演員。在瑞秋曾格勒的對手演員無法為她帶來新火花時,亞莉安娜黛博塞的出現對她、對全片都是場及時雨。Anita 是個相當矛盾的角色,她同時具有看透現實的眼睛,與一顆不願放棄做夢的心靈,無論多愛另一半,她始終拒絕回到老家,寧願在美國多吃苦,期盼創立起自己的服飾品牌。中途經歷失去另一半、為 Maria 包庇兇手 Tony、到藥房那段徹底死心的戲碼,她都給出了非常好的表演,挺進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的機會很大。

亞莉安娜黛博塞 (Ariana DeBose) 《西城故事》

總結而言,史蒂芬史匹柏改編的《西城故事》為這部音樂劇帶來全新的詮釋方式,同時也讓這個經典作品在20世紀找到它仍能夠觸動人心的地方,當我們看見 Tony 倒地不起、Maria 悲傷地唱著那首定情曲,回顧這對戀人在前一天仍相信他們的愛情能改變一切……。或許《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故事在現代看來有些cliché,但無可否認的是,即便是小小的仇恨,都有辦法犧牲了難能可貴的愛。Valentina 所渴望的 somewhere、someday 來臨了嗎?我想大家心中都有答案。

《西城故事》

Ps. 麗塔莫瑞諾在本片飾演 Valentina,而她也是在 1961 年版本的《西城故事》中飾演「Anita」的演員。這次史蒂芬史匹柏為她進行了一個改編,就是把原著藥房的老闆角色 Doc 更改為 Valentina,這對夫婦宛如 Tony 與 Maria 的前世,也曾為了愛情不顧一切,但遺憾的是,他們終究只能活在沒有對方的時空。寶刀未老的麗塔莫瑞諾這次再度讓《西城故事》添色不少,當年她憑藉 Anita 一角拿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配角,時隔60年,她重新參與這個故事,成功賦予這部電影、這個角色深刻的意義與影響力。

1961年《西城故事》的 Maria 與 Anita,左為 Natalie Wood;右為Rita Moreno

追蹤 安琪拉看電影 Instagram臉書粉專

輸入Email訂閲安琪拉看電影,讓你即時收到最新電影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