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影 院線片 金馬58 金馬影展

【影評】《美國女孩》:我們都曾經是「美國女孩」(上)

「你要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了。不准情緒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頭看。去過自己另外的生活。你要聽話,不是所有的魚都會生活在同一片海裡。」

看完《美國女孩》後,突然想起了這段話。這部電影用多層次描繪成長過程中,無法言喻的、狂烈的痛,這不僅是少女面臨的課題,即便已經成為大人,還有複雜的人生難題接踵而來。這場人生遊戲,我們所有人都是第一次經歷,第一次當女兒、第一次當母親、第一次當姐姐…我們曾經格格不入、曾經自我懷疑,每場試煉都象徵著一次的成長,這是屬於所有人、各年齡層都會有共鳴的電影。

《美國女孩》

入圍金馬7項大獎、由阮鳳儀執導的《美國女孩》,宛如《淑女鳥》結合《夢想之地》,可說是本年度最好的國片。縱然故事主軸講述的是「成長」,但其實與死亡密不可分。長大意味著告別迫不得已死去的青春,成熟意味著内心的小孩從此關上了門。《美國女孩》以2003年的台灣為背景,街頭巷尾播放著周杰倫的《黑色幽默》、蔡依林的《說愛你》,無名小站、MSN盛行,這是娛樂、網路文化蓬勃發展的時代,同時也是SARS蔓延的時代。導演阮鳳儀利用時代背景(流行文化vs傳染病)刻畫了第一個生與死的對照


這個時代的人,不惜一切追求「更好的生活」,他們大致衣食無憂、在資訊科技發達的環境下,過去不敢想的,此刻都有了可能。母親王莉莉(林嘉欣 飾)為了讓女兒有更好的教育環境,孤身一人帶著梁芳儀(方郁婷 飾)與妹妹梁芳安(林品彤 飾)到美國生活,後來卻意外罹患了乳癌,三人只好又回到台灣,如她所說:「我繞了一大圈,終究還是回到了原點」。電影整體氛圍讓人時不時會想起楊德昌導演的作品,想一想發現已經好久沒看到這種真實紀錄當代生活、引起高度共鳴的片,《美國女孩》無疑是現代最缺乏、同時也是我們最需要的電影。

《美國女孩》

梁芳儀留戀美國的一切,那裡有她成長的所有記憶,不甘心的她只好選擇埋怨患病的母親。但不甘心的人,何止她呢?儘管沒說出口,母親王莉莉一定也在崩潰之時問過自己無數次:「我的人生怎麽會變成這樣?」尤其化療的那場戲,林嘉欣雙眼透露著委屈、憤怒、絕望,最後落下的那行淚,像是人類面對命運束手無策的投降。王莉莉内心對芳儀有很深的愧疚,但她們都不曉得怎麽處理這些情感,極度相像的兩人只好互相怨恨。愛與恨是一體兩面,生與死亦是,這邊出現了另一組對照。母親的疾病象徵著死亡,同時也映照著女兒的成長。

《美國女孩》

「這個世界上我最不想成為的人就是我的母親,因為她的恐懼會成為我的恐懼,而她的軟弱會使我軟弱。」

梁芳儀和王莉莉的個性都相當倔强,習慣獨自處理難題,藉此維護強大的自尊心。梁芳儀在美國時是台灣人,回到台灣卻被叫美國人,明明是回到了家卻發現「家」已不復存在。這邊不細講劇情發展,但我最喜歡的地方是導演一步步瓦解芳儀的美國夢,夢碎的盡頭就是她重新找回「家」的時候(第三組對照)。再濃厚的思念,也敵不過時間與距離,芳儀在好友的聊天室中刪掉的「I miss you」,雖然是她此刻最想述說的心情,卻也是最無力、最無意義的話。

《美國女孩》
《美國女孩》

那匹象徵著自由的馬(Splash)是芳儀最後的希望。她嘗試努力跟上作業進度、嘗試交到新朋友、嘗試融入台灣的生活,卻被毫不留情的現實狠狠抛棄。芳儀去馬場時,想的到底是救贖還是痛快的解脫?我想她只是想尋求一個答案,無論二者中的哪一個都好。那場癱坐在Splash身邊痛哭的橋段,是她終於知曉自己必須放棄、象徵轉變的重要場面,魔幻而寫實。與《夢想之地》中倉庫被大火吞噬後,David拉著奶奶的手回家一樣,夢沒了,家人的手卻牽得更緊了。其實芳儀一直都在學著割捨,妹妹生病的狀況加快了這個步伐:無論什麽,都不比家人健康在身邊來得重要。


如果說《淑女鳥》讓人懂得成長的意義、《年少時代》教會我們認識自己、《夢想之地》展現了家人之間的珍貴情誼,那《美國女孩》就是同時涵括了這些元素,並且毫不遜色!這是導演阮鳳儀首部劇情長片,第一部作品就有如此成熟的表現令人驚艷,今年金馬最佳新導演十拿九穩。她2018年於研究所時期編導的短片《JIEJIE 姊姊》曾獲東京國際短片節最佳觀眾票選獎、高雄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HBO亞裔美國人視野獎等,《美國女孩》入選2018年的金馬創投,12/3正式上映。

《美國女孩》

追蹤 安琪拉看電影 Instagram臉書粉專

輸入Email訂閲 安琪拉看電影,讓你即時收到最新電影資訊👇

發表迴響